柏林:城市交响曲 正片
分类:纪录片 地区:德国年份:1927
主演:保罗·冯·兴登堡
导演:沃尔特·鲁特曼
更新:2025-05-06 20:36
简介:一提默片,大都以为是看不了两分钟就倒掉呼呼大睡的类型。电影..一提默片,大都以为是看不了两分钟就倒掉呼呼大睡的类型。电影怎么能没有声音呢,没有声音谁能受的了,谁能坐在硬板凳上忸怩个把钟头,现在的好莱坞时不时都会搞得昏头大睡,在没有声音的光影中恐怕谁也坚持不住,哪怕来那么丁点音乐也是大大的不同。电影从来就是有声的,即使是在没有半点声响的默片时代,不信,你去听听看---城市的交响曲。清早起来,往来上班,中午下班,吃个午饭,睡个好觉,继续开来,待到下班,生活多彩。1927年柏林普通的一天,可是怎么奏出个交响乐呢?火车飞驰在去往柏林的路上,清晨的柏林一片宁静,空旷的街上一个人也没有,慢慢的云动起来了,一张小纸片也飞来飞去,街上出现了第一个溜狗的人,第二个,第三个,人越来越多,一扇扇窗户打开了,越来越多的人从门里出来,上学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和巡逻的士兵们遥相呼应,工厂的机器转起来了,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等等,这怎么个交响了?什么也没听到阿?看来文字是太没有表现力了,乏力,真得很乏力阿!可是谁又能说没有交响呢,火车飞驰在路上,动的,清晨的柏林一片宁静,静的,云开始动了,纸片动的幅度是不是也越来越大了,街上的人是不是也在动,而且越来越多了,各个方向的运动,柏林都市交响曲1927瓦尔特鲁特曼情节情节平淡无奇。影片通过描述柏林从拂晓到深夜的日常生活,来表现一座城市一天的“运动”,丰富多彩,充满诗意。结构影片由埃德蒙梅塞尔谱写了伴奏音乐。鲁特曼根据交响曲的结构组织了影片。影片包含一天明显的叙事线索时间(一天),另外整个伴奏音乐也是影片展开叙事的重要线索,画面与音乐配合的天衣无缝,充满诗意。运动和节奏是影片最基本的形式要素。鲁特曼的剪辑要旨是把记录各事物分散运动的画面复调似的构建到影片整体节奏中,使其在影片中获得一种完整的,交响式的视觉节律,从各种不同场景有节律的互动中开掘出一种富于视觉张力的戏剧性效果。“柏林都市交响曲”与带摄影机的人相同:背景二十世纪初现代主义兴起。伴随着强烈的自我怀疑和否定态度,艺术开始了以新代旧。一大批先锋艺术家加入了电影制作。“他们把镜头对准现实的片段(维尔托夫语)为造型中介,进行一种错综复杂的纯粹电影实验,以创造出一种自足的与现实并行的银幕综合体(第二自然)”。维尔托夫亦受先锋艺术影响。两者都强调“上镜头性”,剪辑,蒙太奇理念。“声音成为电影的一部分。(先锋派艺术)为影片自我表达声音的出现,提供了机会。”注重形式的探详情